“醬油一哥”海天味業如何一步步走下神壇
文章類別:市場營銷培訓發布時間:2023年10月11日點擊量:
中秋、國慶疊加杭州亞運會的熱潮,剛剛過去的假期可以說給餐飲消費行業帶來了一波熱潮。
10月5日,美團發布了黃金周消費數據,全國服務零售日均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153%,迎來了5年來的最旺“十一”。來自美團、大眾點評的數據也顯示,假期全國餐飲堂食消費規模較2019年增長254%。
然而,盡管餐飲業復蘇趨勢明顯,昔日被看作餐飲行業“醬油一哥”的海天味業的發展卻并不理想。
從業績表現來看,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營收、凈利潤均呈現出雙降的狀態;從資本市場的表現來看,截至10月11日收盤,海天味業總市值為2244.26億元。與2021年的高點6953.34億元相比,兩年多時間里,海天味業市值蒸發了超過4700億元。
“醬油一哥”海天味業到底經歷了什么?在大環境趨好的背景下,海天味業何以淪落至此?
01 主營產品收入“全線下滑”
作為國內專業的調味品生產企業,海天味業是我國商務部公布的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之一。1955年通過公私合營,海天醬油廠成功組建。而后公司經過慢慢發展,逐步由傳統的家庭手工作坊轉向現代化生產智造。
來自公司官網的消息顯示,2001年,海天的銷售收入突破10億元,2013年銷售收入就已經突破了100億元。2018年,海天營收突破170億元。
目前,海天生產的產品涵蓋醬油、蠔油、醬、醋、料酒、調味汁、雞精、雞粉、腐乳、火鍋底料等十幾大系列100余個品種800多個規格,公司年產值超過250億元。
海天味業這些年的業績表現,可以說是可圈可點。不過,這一發展趨勢在今年上半年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營業收入129.66億元,同比減少4.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只有29.7億元,同比減少9.79%。
具體來看,海天味業營收貢獻較大的醬油、調味醬、蠔油等業績都出現了下滑。上半年報告期內,公司醬油營收為67.98億元,同比減少9.28%;調味醬的營收為13.37億元,同比減少5.96%;蠔油的營收為2.2億元,同比減少0.53%。
可以說,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主營產品的收入幾乎全線下滑。海天味業也在半年報中坦言,盡管報告期內各行各業生產經營的外部環境開始逐步走向全面正?;?,餐飲業的復蘇也為調味品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公司依然面臨著餐飲逐步恢復尚需時間、行業內企業競爭愈發激烈、部分原材料價格依然處于高位的經營環境。
對于海天味業“餐飲逐步恢復”仍需時間的觀點,征探君是存有疑惑的。以另一家專業釀造醬油、食醋等調味品的上市公司千禾味業為例。今年上半年,千禾味業的營業收入為15.3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0.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凈利潤為2.5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22.88%。
除此之外,中炬高新(603288.SH)旗下100%控股的廣東美味鮮調味食品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為25.72億元,同比增加4.37%;歸母凈利潤3.16億元,同比增加10.4%。
對比來看,海天味業業績下滑所提到的幾個因素,并不能夠充分解釋企業的發展狀況。要探究海天味業的真實發展,還要從公司經營的小切口進行切入。
02 “添加劑輿情”事件余波未消?
通過對海天味業上半年業績的分析,征探君發現,拉后腿的竟然是海天味業的主力產品醬油。如上文所述,營收占海天味業56.24%的醬油產品今年上半年收入同比減少了9.28%。
如果將時間線拉長一點,2021年以來,海天味業營收下滑的趨勢已經開始出現。Wind數據顯示,2020年-2022年,海天味業營業總收入分別為227.92億元、250.04億元和256.1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5.13%、9.71%和2.42%。
盡管營收仍然保持上漲趨勢,但明顯可以看出,海天味業的營收增速已經開始呈現逐漸減少的趨勢。
如果再往前推,2017年-2019年,海天味業的營收增速均在16%以上,2017年超過17%。繼續往前看,2010年海天味業營業總收入的增速為23.03%。
如果說海天味業前幾年的營收增速下降還比較緩慢,那么2022年的營收增速可以說是遭遇“斷崖式下滑”。而今年上半年海天味業營收增速更是降為負值。
在去年的財報中,海天味業坦言,2022年是公司直面多維挑戰,砥礪爬坡的一年。這一年,全球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性在加劇,公司經營成本高企的周期在延長,讓人措手不及的輿情沖擊余波仍未平……
海天味業的輿情風波要從去年國慶長假前夕說起。有網友在社交平臺發布視頻質疑,海天味業國內、國外售賣的醬油配料表存在“雙標”現象。國外售賣的海天醬油配料表上的原料只有水、大豆、食鹽、砂糖、小麥,而國內售賣的醬油則有多種食品添加劑。
面對這次“輿情”,海天味業明顯有些措手不及,公司先后三次發布聲明進行澄清,其中包括“海天所有食品中食品添加劑的使用及其標識均符合我國相關標準法規要求”“用食品添加劑來誤導消費者認為中國食品比外國食品差,要么是不明真相,要么是別有用心”“海天味業產品銷往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國際市場,公司均有高中低不同檔次的產品,均銷售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及不含食品添加劑的產品……”等等。
三次“硬剛”的公告回復看得出海天味業的委屈和對“雙標言論”的不滿。但是海天味業公關團隊忽略的一點是,網友質疑的背后,其實是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的覺醒以及對自身健康的關注。而對于這些添加劑到底是什么,究竟是否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損害,海天味業方面并未作出明確的回復。從輿情公關的角度而言,真誠、透明、公開才是化解輿情危機的最好方法。
03 “打工女皇”能否扭轉頹勢?
輿情風波事件后不久,海天味業也調整了高管架構。2022年12月13日,海天味業公告稱,董事會通過相關議案,聘任程雪為公司執行總裁。
程雪出生于1970年,1997年開始擔任海天企業策劃總監、副總裁、常務副總裁、董事,擔任執行總裁前任公司副董事長兼常務副總裁。程雪也是海天味業的共同控制人。
Wind數據顯示,2022年程雪的薪酬達到了705.77萬元,比2021年增加了253.83萬元。值得一提的是,海天味業董事長、總裁龐康的薪酬為700.81萬元,低于程雪的薪酬。而加上期末持股市值,2022年末程雪的薪酬與期末持股市值合計為117.06億元。
另據今年上半年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23胡潤全球富豪榜》,海天味業程雪以460億元的身家位列全球富豪榜第395位,算是妥妥的“打工女皇”,也是一位低調的女性企業家。按照這一富豪榜,有媒體算了一下,程雪的身家超過騰訊控股總裁劉熾平(身家215億元)+微信創始人張小龍(130億元)+螞蟻集團董事長井賢棟(身家100億元)三人之和。
對于海天味業的發展,程雪在今年5月舉行的股東大會上提到,海天味業當下最難的問題就是要與時間賽跑,把多年累積的優勢進行迭代、放大、升級和轉型。她指出,海天味業的優勢渠道仍集中在傳統渠道,例如批發市場、農貿、超市等渠道,但現在消費者能夠觸達調味品的端口已經有100多種了,“如果我們不把這些(新興)渠道一個個做細、一個個關注,它們會逐步地來蠶食我們的傳統渠道”。
事實上,蠶食海天味業調味品市場的不止越來越多的細分渠道,還有越來越多的跨行業玩家。
征探君梳理發現,早在2015年,金龍魚就通過引入醬油品牌“丸莊”切入調味品賽道;另一糧油巨頭魯花也早已啟動多元化布局,首先跨界布局的就是調味品賽道。此外,自嗨鍋、海底撈、楊國福、小肥羊、呷哺呷哺等餐飲企業也開始積極進軍調味品市場。
行業玩家越來越多,在這個消費者口味日益多樣化、精細化、個性化的大環境下,開始復蘇的餐飲業也意味著一場更為激烈殘酷的行業爭奪戰開始打響。而在這場爭奪賽中,不進就意味著落后?!緛碜晕⑿殴娞?ldquo;征探財經”(ID:teccj6),作者:征探君】
下一篇:碧桂園的“瘋狂”三十年